
环境艺术专业出身的熊川纬,大学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设计行业。当时,整个武汉的住宅市场其实还是以装修公司的形式为主,但他希望能做自己想做的设计,获得客户的认可,于是2010年开始,便以工作室的形式,独立做设计。
如今,熊川纬及其团队一年内承接的项目多达150余个,获得设计大奖的同时也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,而他人生才刚刚开始......
接下来就跟着本期专访,一起走进逅屋一舍室内设计创始人——熊川纬的设计人生吧!
比起空谈理想
我想先把设计做好
熊川纬认为对于一个公司来说,更好的服务品质是发展之本,“有作品是生存的前提,但一个公司更好的发展需要依靠更好的设计服务”。
「分享设计灵感,邂逅梦想之家」,是熊川纬的设计理念,他认为,客户向设计师分享自己的生活,远比设计师向客户分享自己的设计更重要,因为设计的核心是居住的人,而非设计师。想要做出好作品,只有深入了解客户,才能做出他理想中的家的样子,而不是我们去分享自己的设计。
从客户对逅屋一舍的认可中,他也能找到安慰。“在以前,你说设计付费,别人都拿你当骗子看待,但是现在,我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客户对我们的信任,设计师和业主之间是一种很真诚很平等的关系。”
提供全案设计
只为让装修更简单
逅屋一舍成立至今,业务涵盖了家居设计、施工、家具软装等全案服务,对于公司的格局规划和日常的经营管理,创始人熊川纬感触良多。
“设计公司的立身之本,永远是设计,而市场上稀缺的,永远是好的设计服务。只有围绕设计和服务,把事儿做好,不管市场洗了几轮牌,你也依然可以长远地持久地发展下去。”、
一个项目最终的完成度,1/3靠业主,1/3靠设计,1/3靠各类施工方和供应商。
为了把控施工品质,实现设计效果的完全落地,熊川纬决定采用全案设计的方式,并制定标准化的服务规范,监管全套施工流程,就是为了确保为业主能享有高品质专属的服务。
当我们接到一个案子时,会有对应的硬装设计师、软装设计师以及施工团队,每一步都稳步前进时,效果自然也差不了,同时也提高了效率。
设计的满意度和客户的好口碑,不仅仅局限于设计图画得好不好,也伴随一些服务和态度问题,可以说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枝末节,都关乎着客户的感受。
对于逅屋一舍来说,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第一步是要让客户认可我们的专业能力,设计师对客户需求的分析以及后续落地的方案必须是可行的,是要对得起客户付的设计费的。
用团队成长
实现长久发展
专业能力是设计师的核心也是基础,除此之外,管理公司、维护客户、培养团队也是设计师们每天都要面对的琐碎日常。
住宅设计,高度依赖于「人」,也受限于「人」。
人员素质参差、流动性大、缺乏系统化培训是行业公认的顽疾,如果没有优秀的团队做支撑,你就只能单枪匹马,因此在团队培养上,熊川纬也花了不少心思。
逅屋一舍团队十分重视对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培训,从「小树苗」培养至「业务骨干」的中间过程是会辛苦一些,但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团队归属感、凝聚力和相同的价值观也是别的方式难以达到的。
在这个基础上,公司和团队人员都要有好的发展才可以,我会希望工作室里的设计师都是有灵魂的,有特点的,而不是一颗微不足道的螺丝钉。
随着一个又一个志同道合的成员加入,以及小伙伴们一天比一天进步,团队的逐渐壮大,逅屋一舍设计的出品也更加稳定和高品质,近一年每一次的新作亮相都能在行业激起水花。
把设计做得更好,让团队变得更好,想让大家都觉得未来是有希望的,跟着我是可以的,这是我未来想努力的方向。
采访的最后,熊川纬向我们解释逅屋一舍室内设计名字的由来,“逅屋来自英语‘home’的谐音,也就是家的意思。我们希望邂逅一间屋子,遇到不同的人,发生美好的故事。”
而一舍的“舍”是个多音字,既有房子的含义,也代表我们做设计要有取舍。“设计是很严谨很克制的,不能将设计师自己喜欢的东西,全部强加给业力主,所以一舍也是取舍的舍。”
坚持「长期主义」,持续地「把事儿做好」,不断地去输出好的落地的案例,这就是熊川纬和逅屋一舍室内设计能一直持续稳定发展的原因。
